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简称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现今中国基础教育不可缺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是近四十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链上的重要一环。做好九年一贯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对于巩固、完善、发展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市级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横向管理学段评价’实践研究”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与效能不断得到充分的凸显。该项目的实践探索,为成都市、乃至全国推进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进一步彰显该办学模式在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部 (“十五”期间)“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因此,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凸显出来,按照九年的时间整体设计和规划学校内部的三大体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有利于九年一贯制真正“贯”起来,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的压力,遏制小升初的择校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扩大薄弱校的办学规模;更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优教成都”的早日实现。
为了突破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瓶颈,彰显其独有的整合资源、增强潜力、放大效益、磨合学段衔接、学生自然过渡衔接、保证均衡发展、缓解择校、优化教改等办学优势,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以下简称:滨河学校)自2014年秋季开始,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于2016年9月以《九年一贯制学校“横向管理学段评价”实践研究》(以下简称:“横向管理学段评价”)为题申报了市级普教科研课题,同年12月获得成都市教科规划办批准立项。该课题以互联网平台交互理论为指导,将校内1-9年级的九个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为契机,创新学段评价机制为抓手,采用“捆绑式”评价策略,促成学段内教师形成精神、发展和利益共同体。
在学段划分中,滨河学校传承了“块块管理”与“条块管理”之长,借鉴互联网交互平台原理,创新性地将传统学段的低段(1-3)、中段(4-6)、高段(7-9)年级划分为起始学段(1、4、7年级),成长学段(2、5、8年级)、晋级学段(3、6、9年级)。
每个学段中都有传统的高、中、低年级。学段长主持学段日常工作。这样,同一学段内三个年级的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在一起,加上“学段评价”将同学段内教师个体的德、勤、能、绩与学段“捆绑”,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评价策略,促使学段内教师形成了精神共同体——为获得更多的荣誉努力;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发展共同体——段内哪个班质量上不去,段内教师不分年级高低,共同探讨。从而消除了同一学校内中小学教师的“隔阂”。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战线太长,难免出现顾头不顾尾的现象。为缩短管理战线”三个学段。在运行中,学段与学段、年级与年级、学段与部门之间都需要交融,于是提出建构“横向管理学段评价”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其基本内涵是:职能部门在校长领导下决策、参谋、督导、评价学校管理,协助学校办公会设计管理、课程、评价三大体系;学段长带领副段长、教研组长全面负责所在学段行政和教育教学管理,完成学校下达目标。
①全面性。全方位的管理评价,学校以学段为单位,就教学质量、德育与艺体及教师发展进行全方位考评,促使学段内部成员形成精神、利益和发展共同体。
②全程性。促进教师跳出学段、年级局限,对基于学科九年教育教学全程关注,在走向全面发展的同时成长为九年一贯制教师;
为了保证“横向管理学段评价”的有效运行,学校实行了“周执行校长负责制”。周执行校长是变传统的行政值周为执行校长。行政值周只是在校长领导下的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周执行校长是在校长指导下主持学校行政会议、教师大会,参加校长办公会议、布置当周工作,带领值周助理负责常规工作的督促、指导、检查落实,处理突发事件,负责安全督导,接待来信来访,分解工作目标,衔接下周工作。周执行校长工作效能受校长、副校长、学校发展顾问三人小组考核。“周执行校长负责制”催生了学校干部队伍的迅速成长。四年多来,滨河学校先后有一名校级干部、三名中层干部、四名骨干教师提拔到成都高新区其他学校担任校长、副校长和中层干部。
首任校长敬仕勇在任期内提出了“天道酬勤,自强不息”,围绕“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学校三级发展目标:即社区精品学校;市级优质学校,省级示范学校。
2012年学校被评为“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为创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2014年新老班子交替,现任校长李元辉提出了“崇敬尚理,厚德立业”的校训,以“注重安全、更新观念、珍惜成绩、扩大影响”为指导思想,努力打造九年一贯制优质示范学校。
2015年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每期开学前,李校长在教师大会上都会与全体教职工分享新学期的期望。从“崇尚师德学识,做精彩滨河人”到“小目标---在教育路上前行”,每学期一句寄语都给滨河老师树立了前进的航标灯,指引老师们“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正是校长的思想引领,才有了自强不息的滨河人,自信的滨河学子,奠基的滨河文化。
学校行政班划分后,每个班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自己的学习导师,每个导师负责15—20个学生的心理辅导。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的班会课,学生可以事先约请自己的导师在校内任何一个自己觉得满意的地方与导师交谈学习、生活的困惑。导师给予耐心的帮助和解答。
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分得的行政班不满意,可以申请到自己满意的同年级任何班级“走班学习”。申请“走班学习”,家长要填写《走班学习申请表》。学生要确定“走班”后达到的学习目标。半年后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走班”学生就必须回到原来的行政班级跟班学习。“走班学习”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因有了选择权而保持着愉快的心境,感受成功的滋味,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堂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关注并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对教学质量最深刻的关注。传统监控课堂教学的方式是控制型、整治型或浅表型听课,导致听课不能达到激发教师发展的功能。滨河学校每周五利用电脑抽取20余位教师,分别由校长、中层干部预约在下周听课。
②全员共享,变带着有色眼镜的听课为具有全员选择性指导听课,共享指导和展示机会;
③专业提升,由于预约,双方的期望值变高,教师进行专业准备,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
这不仅对被听课的教师是一种激发,对于听课的领导也是一种激发,双向激发共同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成都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成都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啦啦操推广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等荣誉。
教师就“横向管理学段评价”研究中撰写的认识成果58(项)篇,分别在《教育科学论坛》《四川教育》等教育报刊发表。
2017年12月5日,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的《教育改革情报(基础教育版)286期》以《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实施横向管理学段评价》为题、向全国介绍了滨河学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创新成果;成都市教育局以《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办学活力,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滨河学校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为题,向全市介绍了滨河学校的改革创新经验。